【α大会】SOM:建造公共空间的大堂

我们是一群相聚在一起共铸美好未来的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设计师。


人物介绍


城市的肌理  - 天幕广场

@王伟琦


这是琶洲村改造项目的标志性建筑,包括一栋310米的办公塔楼和一栋200米的酒店塔楼,和中间联系的酒店裙楼。建筑的体型呼应紧邻的珠江,呈现动态及流线的效果。


建筑在水平及垂直方向都进行了曲线的处理,以强化设计概念,并赋予本项目显著的地域标志性。塔楼的平面总体上是规则高效的,仅通过南北面内凹,东西面外凸,及转角处的光滑过渡以达到设计的意图。曲线的外轮廓允许更多的室内空间直接面对沿河景观。


塔楼弧线的转角有效的减小风荷载,并实现180度的全景空间。塔楼在竖向进行收分,使得整体更加轻盈,建筑顶部的开口提高了风荷载下的结构性能,并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观景平台。


在最大化展现江景的同时,提高抗风力压性能 ©Seth Powers


建筑在南北两面采用平滑的外墙,体现整体收分的效果;通过对建筑朝向及太阳高度角的分析,建筑的东西两面设置水平渐变的遮阳板,有效提高节能效果,并与体型完美结合。两系统在交汇处形成连续的金属凹槽,有机的将各元素组合成一个整体。各外墙另设有隐蔽的自然通风装置,有效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通过细致的视点分析,板块翘曲分析,系统优化等实现了两栋塔楼外墙75%的单元采用平板玻璃,20%的单元是冷弯玻璃,仅有顶部红色的局部区域采用热弯玻璃,约占5%。


我们的设计得益于工程的先进技术和多专业的配合,因而有更多的高效的手法对复杂的体型进行优化和系统处理。



©Seth Powers


两个塔楼主体的典型楼层,外墙采用了更为高效的单元型幕墙,顶部的特殊型区域因应视觉要求,采用了半单元式的幕墙系统,使得这个区域室内的整体支撑构建大为减少、更为通透。



©Seth Powers


琶洲新地标 - 星河湾总部大楼

@郑纪瑚


基于城市规划小街区的设计概念,项目塔楼紧凑地块的中心位置,仅在南部设置一栋小的裙楼。根据建筑的功能分布对塔楼体型进行演变处理,并通过加设竖向线条等方式增强挺拔的效果,以确定塔楼标志性体量。


竖向线条贯穿塔楼的整个高度,是根据建筑本身的使用需求并结合当地气候通过折叠来实现,这些折叠的肌理形成建筑外墙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肌理进一步延伸到场地、裙房和雨蓬,使得建筑形成一个完整的设计,外墙肌理的设计理念来自于对平面的简洁处理,通过折叠展示竖向线条,每种折叠产生两个不同方向的墙面,它们对自然光有不同的反射,进一步增强竖向效果,同时外凸的部分形成自遮阳,有助于建筑的节能。



星河湾琶洲总部大楼效果图© SOM


塔楼的平面布置是传统的中心核心筒、周边混凝土柱的形式,结构柱在各层的布置与外墙的肌理紧密结合,始终对应外墙折叠处的内凹点,以保证视野开阔处的外凸部分都是有效的办公空间。


塔楼整体的外轮廓不仅在竖向上做了收分,平面上也从底部的接近方形转换成顶部的接近圆形,但任意的折叠板块尺寸都是一致,内凹阴角处的板块夹角始终相同,仅通过调整阳角处的夹角就可以实现平面端部的平滑过渡。


通过调整外墙的竖向轮廓,平面上折叠的角度及折叠的深度,测试每一个板块的特性,经过一系列不同的尝试,最终将外墙的板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仅由平板及冷弯两种形式实现,这样有效的控制板块制作及安装的难度,控制造价。




塔楼基地根据场地流线及功能要求,塔楼在首层四边需要设置入口,东西方向为不同的办公大堂,北面紧邻琶洲大街人行道,南部的路口直接联系商业裙房,雨蓬的处理大胆采用塔楼曲线及外墙形式的延伸,合理结合建筑的各元素。


首层大堂的高度为16米,采用是超白、高透的夹胶玻璃,充分展示大堂室内效果并联系室内外的空间。



效果图 © 星河湾集团


雨蓬连续的曲线向裙房方向延伸不仅为南面的人行道提供遮蔽,同时也在视线上遮挡位于裙房屋面的冷却塔,这两处连续的雨蓬板块,也有效的控制在平板及冷弯的范围内。


效果图 © 星河湾集团


城市会客厅 - 广商中心

@郑纪瑚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塔楼除本身的标志性,还希望为本地区创造一个丰富的公共空间,广商中心塔楼的平面是简单的方形。


体型的表现通过结构的斜撑来实现,根据前期结构体系的比较,最终决定塔楼采用纯钢结构,包括钢结构核心筒、钢管混凝土柱以及钢斜撑。


钢结构核心筒位于办公标准层的左边,所有的电梯厅和卫生间都有自然采光,楼面中间的4个小钢柱以及楼梯,在建筑的底部进行转化,创造开敞的城市空间。



广商中心效果图© SOM


城市客厅的概念,是本项目最主要的特色之一,城市客厅共三层楼高,首层14米,二三层都是5米高的餐厅,二三层的楼板回退,在城市客厅形成22米净高的玻璃幕墙。


城市客厅通过气流模拟对舒适度进行详细分析,主要考虑周边建筑及高层外墙的影响,并控制风压和风速都是在接受的范围内。




城市客厅最突出的特点应该是它的玻璃幕墙,其高度为22米,是由通高的玻璃板块组合而成,每个玻璃板块的宽度是2.2米,所有玻璃板块都是重力支撑。


水平方向的风荷载是由玻璃板块本身的刚度承担,仅仅在14米、二层楼面的地方设置水平方向的支撑点,这样的处理方式完全取消幕墙中常见的金属构件,最大化通透效果。


Q&A.

Q:像星河湾的项目,叫做城市客厅,是一个16米高的城市客厅空间。今天也在探讨人性尺度,这部分能够怎样做的更好友好?


王伟琦:人性的尺度分几个层面,首先大的使用空间需要更好的温暖感或者舒适度,但是在城市客厅看的就不是人的尺度,而是从城市的尺度看,在这个区域,这个客厅是打造给城市,是一个多人聚会的场所甚至是一个城市活动举办的场所;


在这部分反而更要把尺度加大,防止压抑感,让人在这里是一个自然空间、城市空间的引入,所以我们才打造22米高的大的城市会客厅。在这个空间里可能是作为未来的一个城市节点,任何人走到里面并不是觉得在370米的楼下,只会觉得是在城市的一角,是在一个半自然空间里。


 Q:SOM在广州有很多新的项目,在地域文化上如何思考,今天我们看到的项目在建筑的造型上非常特别,在设计有什么考虑?


王伟琦:SOM作为80多年的设计师事务所,我们的成长是基于现代主义的市场发展起来,在整体的设计中可以看到贯穿一点,就是现代主义,功能决定形式,但形式会服务于功能的同时,需要和所在地文化进行结合和思考,包括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金茂大厦有一个塔的概念。


并且在内部有暗含中国人吉祥数字8的一些考虑,在广州的项目中很多也是和当地的业主和顾问、专业人士包括市里面的领导和学术单位的院士进行探讨,如何在现代主义结合在地文化其实一直是一个挑战,既要对在地文化的符号进行抽象,但也不能够是一个简单具像化的表达;


所以在很多的设计中是对南方,特别是珠江水的柔美和一个城市肌理的提炼来表达,在北方横平竖直的城市肌理,在南方是曲水流觞的概念,同时还有一些主导风向、细化的概念,所以我们是更高层次,通过符号的提炼或者一些语言的萃取运用到上面,比如天幕广场、琶洲,整体和珠江的曲线和收分有一个概念,和北方建筑的塔式或者更对称式的建筑有所区别。


 Q:SOM作为超高层,现在在这几年的幕墙设计实践有什么新理念可以分享?


王伟琦:其实对于幕墙来说,总体上来说第一个幕墙式建筑是纽约的一个大厦,开创了一个幕墙的时代,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大的概念没有变,变的是如何精细化设计,精细化并不是奇装异服,而是如何以最简的形式完成一个复杂的建筑造型;


像去年的周大福到今年的广厦、星河湾、琶洲,它的造型不是曲线,甚至是三维双曲,但是两个就可以实现一个标准节点,仅是通过一个节点可以自由的角度变化,就可以完成一栋楼70%到80%的标准部分,这就是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思考在进步,如何运用更高的知识把一些特异的东西规整化,提炼出背后的逻辑,这是多专业配合的目标或者是我们的成绩之一。






以上内容来自于2021α世界建筑设计与技术革新大会-《以人为尺度的高质建筑》论坛王伟琦先生&郑纪瑚(视频)演讲实录


了解更多观点,扫码查看直播回放


扫码查看直播回放



【α大会2022】



关于α大会


3000+开发商、顶级建筑设计单位、建筑设计公司、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师汇聚的建筑论坛


探讨未来智能建筑、绿色建筑、节能建筑、旧城改造、建筑防火、幕墙设计等热点话题



关键词:α大会
展会名称:阿尔法建筑大会 内容:建筑展建筑设计展 时间:2022.0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