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建筑中,建筑师的设计风格天马行空,建筑立面更是叠加更多的立异美学与创新设计手法。为了实现建筑师的大胆想象并保证建筑的质量,对于幕墙顾问单位来说,每一次的创举都是从0到1的挑战。每座建筑落成的背后承载着复杂且重复的验证、推敲、思考,以及保证建筑高品质落地的压力。
本期特邀对话嘉宾,阿法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于辉先生,分享幕墙设计顾问如何应对创新的建筑立面工程和追求打造极致品质。
01
关于家乡
HOME
-
乐观与粗线条并存
于辉:
我的家乡在东北,因为家里是农村,从高中开始就是住校,然后在武汉上大学。家乡对我的影响更多的是让我拥有天生的乐观性格。而在武汉读了4年大学,可能也受一点大江大湖的影响,所以说有的时候可能会比较粗线条一点。
02
从业历程中3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STORY
-
于辉:
①参与北京新保利大厦项目
我是2002年毕业到2004年期间,在中国做项目。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当时在远大幕墙工作,有幸被派到北京新保利大厦项目,目前还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个索网幕墙,96X60米的巨型折板。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遇到了当时我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建筑师事务所SOM一起合作完成。
▲新保利大厦
中国·北京
在这个项目中,建立了自己的自信。当时刚毕业,公司邀请了东北大学的老师教我们当时最先进的ANSYS软件,通过软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北京新保利大厦项目要进行一个索网结构找形,在网上找到各种各样的结构找形方法,最后项目的结构找形设计是来源于一个非常简单的生活逻辑,相当于一只手把网推进去,另外一只手拉住的概念。基于这简单动作的拼接,把它在软件里复原,最后形成找形。
对我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也意识到要相信自己,因为当时公司派我们去哈尔滨,跟沈世钊院士的团队一起来做这个事情,做成一个研发的课题。
▲新保利大厦柔索玻璃幕墙
②外派RFR巴黎工作
2004年到2012年在巴黎工作,我还非常清晰记得04年的那天早上大概5点钟到达巴黎,在同事的家里度过了上班的时间、然后到办公室,当时住在巴黎很小的酒店。在整个欧洲的工作期间,我从幕墙施工单位只负责结构计算的角色,变成一个兴趣更广泛的顾问角色。
③参与北京朝阳公园广场项目
2012年回到中国到现在,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点就是做了北京朝阳公园项目,是我们第一次跟马岩松合作。我本来是被别人请去帮另外一个人去解说装饰艺可以用玻璃钢FRP做,但我讲了一些对整个建筑的理解,然后业主把我变成了最终完成这个项目的正角。这个项目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时间点之一,之后我开始带更大的团队做项目。
▲北京朝阳公园广场
©MAD
03
关于挫折
SETBACK
-
品质与自豪感逐渐不被关注
于辉:
近几年的挫败感有两点:第一,为什么在国外能够建成的品质在国内建不成;第二,为什么现在大家对这个行业忽然感觉没有那么多的自豪感了,也没有那么多被尊重的感觉,甚至到最后也没有那么自我尊重了,已经不在乎项目品质的好坏。
04
您是如何进行自身情绪的调节和控制?
EMOTION
-
焦虑源于对项目的尽责
于辉:
前十年基本没有太多情绪失控的时候,因为工作环境相对比较简单。在远大工作时,公司会给你一个最难的题,然后外请老师教如何去做,最终解决问题就可以。在RFR工作,由于欧洲相对工作环境也比较单纯一点,当时我们更多的是项目顾问角色。
我有一段时间有情绪是因为工作原因产生的压力。在回国之前的最后两年,我负责巴西的世界杯体育场。因为欧洲的顾问团队都比较精干,三四个人负责一个6万座的体育场。项目是全张拉索结构,项目在巴西,在德国做的设计,在葡萄牙做的加工,由瑞士人做的张拉,我们被邀请做整个索的张拉结构施工图以及施工几何。我们人数比较紧凑,整个过程中我一个人基本把所有事情全做了,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心里总在惴惴不安,甚至晚上梦到负责的体育场张拉的索断了还上了新闻。
▲新水源体育场
巴西·萨尔瓦多
▲项目施工
©RFR
▲张拉索结构
©RFR
那段时间对我来讲情绪有一点点的过分的焦虑,也开始在怀疑是不是真的有什么东西做错。项目还是有点波折,大概2012、2013年驻点在工地大概三个月一起把问题解决掉。
05
本次参与【幕墙中国】活动的
项目亮点
PROJECT
-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
于辉:
今年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参加【幕墙中国】,项目有两个事情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第一,项目是由大师包赞巴克负责设计,当时巴黎团队给到信息时候,我们并不认识业主方。最终获得项目的原因很简单,业主的负责人参观了我们做的上海诺华园区项目,他体会到了项目本身的品质,而且是在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环境下完成。诺华项目是在一个不大的园区,由7名国际级水准建筑师各自负责设计且手法比较多样,最终每一栋楼建成的品质不论从外面到室内都很好。业主方可能有一些感同身受的感觉,对我们的出品产生认同上的共鸣。
▲上海诺华园区
©RFR
第二个重要的亮点,项目实现了一些比较不一样的创举。业主方强调精品力作,对品质的关注,相较常规的地产项目更用力更用心,也支持我们做了一些不太常规的设计,最终实现的品质我们认为还是值得称道的。特别是在东立面,我们运用了从汽车工业的冲压模具做了一个搪瓷钢板,整个立面做成小鸟造型,形成3D凹凸肌理。我们把这种材料从原来藏在地铁站的墙壁上,改工成为比较光鲜的材料,实现在一个国家级工程上。
我们当时看中搪瓷钢板材料,因为它本身有特殊的无机涂层,有很多自洁性方面的优点。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跟建筑师的意见一度有点不太一致,但我们笃定这个工艺可行,同时业主方也支持我们的方案。整个实施的过程花了很大努力也比较煎熬,团队要驻点工厂监测冲压试制的实验过程,最终建成的品质还是非常好的。通过这次的尝试,感觉也推动了行业的微小进步,借助国家会议中心项目推动一些中国本土的材料和工艺的应用和发展的目标。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
中国·北京
06
如何看待年轻一代不愿意从事建筑行业?
OPINION
-
从脱离本质回归到理性现实
于辉:
国内在过去几十年是属于剧烈城市化的过程,有更大的力量在推动我们前进,而建筑行业并没有准备好,只是被迫的快速发展,大家可能也看到有一些企业已经倒闭了。对于年轻人现在不愿意来做这行业,可能一方面是这种快速发展里带来了一些快节奏和内卷,有点脱离建造技术的本质,产生了很多焦虑。另一方面,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家对品质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可能大家对这个行业有了很多不同的想法,但我自己反而觉得这可能是回归正常理性的过程。
开玩笑的说,在德国的建筑师收入可能仅高于烤面包的师傅,结构工程师的薪酬甚至比建筑师要高一点。在德国比较光鲜的行业,可能是汽车工程师,或者是软件工程师。建筑师和工程师可能在德国更多的是非常基础的学科,没有那么多人觉得做建筑能够赚钱快,更多的是真正对建筑感兴趣。他们喜欢做一些很小的房子,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更多的还是一个比较客观理性的情况。我觉得现在我们反而要回归到理性的现实,总有年轻人会愿意来。
07
对近20年来幕墙行业发展的看法与反思
RETHINK
-
快速发展是把双刃剑
于辉:
从个人角度来看,快速发展还是比较积极正面的事情。对我特定的来讲,我在欧洲工作的时候,做一个项目有可能要用三到八年,甚至十年。但在国内,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接触到的项目数量、类型和落成的速度都远远高于欧洲。对于作为一个年轻工程师来说,是很好的实践机会。我们经常说在中国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什么事情都能成。我觉得也是基于我们国家比较强大的基础建造能力,可以做很多不同类型的项目,这是积极有利的点。
不好的点是在快速发展里,我们从事的项目有几种,其中传统房地产开发是快速发展最重要的一部分。有的时候会过度的追求从拿地到交付的时间过程,最直观的是只要进度不要质量,这种情况会留下一些品质不是特别健全的项目。
08
假如重新选择,会从事什么行业?
PRESUME
-
保持热爱,初心不变
于辉:
我还是热爱这行业,我也没有特别的了解或关注其他行业,所以我还会继续选择从事这个行业,但我可能选择在德国一直待下去。因为对于看到身边发生那些事情,或在行业里发生那些事情,总有很多不认同的想法。在德国相对比较纯粹,就事论事或者就能力论事情,能力强就能拿到好的项目。德国是一个相对比较单纯讲究技术和能力,在这种环境下,能够让人能够沉下心来,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跟职业发展结合一致。
当时在德国的一位同事是建筑师,他对参数化建造特别感兴趣,会利用业余时间买亚克力板切割成齿轮、电机,自己造一个机器再去编程,实现从电脑到对材料参数化的加工,最后拼装成一个建筑雏形。我觉得他的兴趣跟职业发展绑定的特别好,一路走来比较稳,这是我特别羡慕的一件事情。
09
更多创新幕墙项目
FACADE CHINA
-
「幕墙中国·创新项目演说」致力于推动中国幕墙技术交流与发展,助力青年幕墙设计师成长。每年甄选全国优质幕墙工程,从设计、施工、选材到管理运营模式及后期维护等视角逐一剖析。
▲ 第二届幕墙中国·超级项目演说现场
▲点击查看具体报名章程
参报咨询
黄老师:133 8009 3357
- end -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断变化的气候对我们的人居和因忽视而恶化的关键基础设施的影响。我们致力于推进寻求更大利益的公共政策,并为所有人培育更强大、更可持续的人居和繁荣、公平的社会。
「阿尔法建筑大会」为了更好的建筑,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