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论坛】Mark Dekker:通过城市更新重塑社区中心






对已建建筑的再生和重新利用

并回归人民

是建筑可持续最重要的一步


 



INBO亚太区总裁

Mark Dekker





关于INBO 

About INBO 


 Mark:

2012年我来到中国至今已经超过12年,上海INBO中国办公室是我2015年建立的,主要为中国项目服务,团队大概20-25人。

我们与荷兰总部团队有多种合作模式,互相学习并从中受益。其中一个好处就是两地有时差,夏天6小时,冬天7小时,意味着我们可以轮流工作,两天的工作在一天内完成,这是我们的优势。中国节奏很快,为了满足中国项目速度,两天工作量在一天完成的方式是十分理想的解决办法。


● 2019年INBO迁入位于静安区延平路的新办公室的照片



1962年INBO由荷兰政府成立,参与战后重建。上世纪80年代实现私有化,成长为荷兰最大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同时也为其他大型设计公司提供全过程服务。在中国,我们更关注建筑方案设计和范围在5平方公里以内的规划设计,INBO设计不仅要具备美观的独特性,更好地满足建设成本,还要考虑功能性,用户友好性,可持续性,定位以及业态。我们的设计就像是综合设计,会考虑所有相关的主题,然后想出整体策略。


INBO有13个合伙人,每个合伙人都有自己的专长,没有统一鲜明的风格。我们相信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客户有自己的想法和影响力,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都有各自的特征,从各种策略着手进行项目设计,是我们的优势。


● INBO阿姆斯特丹国际总部团队




战略性设计方式是设计过程中客户对我们最感兴趣的部分,因为他们并不总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可能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我们的工作可以帮他们将初步的想法变得更加具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与大多数客户可以保持长久合作的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采用非正式且协作的方式,注重客户的想法,将客户、合作伙伴和当地居民的意见进行整合。这种合作方式增强了我们的竞争力,这个设计过程也是我们认为比设计本身,更希望可以提供的。




● INBO阿姆斯特丹国际总部团队



荷兰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项目是INBO的代表项目。因其拥有最高人均专利数,所以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世界上运营最成功园区。


在中国我们仍延续成功的园区设计,在广州番禺和南昌参与了两个万科大型高科技产业园区开发项目,另一个代表性项目是位于广州南站的李锦记总部大楼,它是区域内为数不多造型高雅的建筑之一。


上海办公室成立之前,荷兰团队已经与景观设计公司NITA合作赢得了一个上海的大型设计竞赛-浦东滨江新华地块城市设计项目。项目是占地45公顷,建筑面积80万㎡的大工程,大部分已建成,是我们当时最成功的作品,从那时起我们基本在中国站稳了脚跟。


● 荷兰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



● 浦东滨江新华地块城市设计项目



● 李锦记大厦



近几年,我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上海、江苏以及浙江省等长三角地区,特别是上海,我们关注到更新项目以及老建筑再生的项目越来越多。


我们正在与美国公告牌音乐(Billboard)团队合作,其位于福州路上的总部办公更新项目正在施工,还有很多其他正在开展的新项目,希望在2024年可以保持这个势头。





新材料、新技术

new materials and new technologies


 Mark:

INBO在荷兰有5个分公司,以及一个很强大的工程部门,公司一直致力于新建筑材料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公司内部资源。例如我们在南昌的项目,结合了荷兰的参数化设计团队的技术,减少并优化立面材料的用量,基于材料使用效率和可重复使用性,整个立面由计算机模型生成。


同时我们也有INBO LabINBO实验室),设有内部资金用于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布局的研究。如果项目对某个主题或某些材料感兴趣,我们会拨专项资金,组建一个团队来研究如何应用到项目当中。


目前,在埃因霍温的大学校园里,我们参与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研发,这种电池板可以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适用于各种建筑立面。我们一直与此类科研项目保持良好的合作。


● 南昌博物馆© Highlite Images





已建

Son en Breugel 教堂改造

Built

Village hall Son en Breugel




 Mark:

在中国一般只保留有纪念性的建筑,介于纪念建筑和普通老建筑之间的建筑会被拆除,在荷兰,拆除老建筑是十分困难的,除非可以证明此建筑真的不可以继续使用,所以在荷兰,人们会尽量保留它们。


这座现存建筑在我们看来,很明显是应该被保留的,尽管它已经在待拆除的名单上,当地居民很看重这座老教堂以及街对面的保护建筑老市政厅,重视这座教堂的价值和特点,因此他们反对拆除。




项目以竞赛的形式开展,我们的方案尽可能保持它原有的特色,尽量保持外部不变,只改变精华部分,最大改变是内部设计,并只开放地面层。我们的方案得到了当地居民最多的票数,赢得了竞赛。


我们的策略是尽可能地保留已建建筑,向四周区域开放,让当地人拥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再次使用这座建筑,项目已经没有宗教功能,我们把教堂看作是社区中心。


如果想维持这个建筑的核心地位,就需要对外开放,拥有明确的功能,对人们有实际用处,现在它变成了一个可以让镇上的人碰面交流的地方,这里有图书馆,剧院,咖啡厅,开放的工作区为多种公共功能提供服务。



对现存建筑的再生和重新利用,并回归人民,是建筑可持续最重要的一步。我们大部分工作是保留现有的细节,例如漂亮的砖砌作品和可重复使用的旧门板,还有一些可以在室内重复使用的旧雕像和旧文物,这些细节都被我们保留了下来。


通过室内的实景照片,会发现项目拥有引人注目的独特钢结构屋顶,它可以让阳光从屋顶照射下来,非常漂亮,我们保留了原屋顶的宽度并且保持开放,这是项目设计当中最大优点之一,保留了建筑空间的特点。


我们保留了更多的东西,仅更换了楼栋的窗户来增加建筑的可持续性使用,保证更好地隔热和通风,使用了地板加热系统,将热能储存在底部土壤中,屋顶铺满太阳能光板以产生足够的电能供整座建筑使用,可能还不能达到零碳,但至少是能源中和,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保证建筑可以满足当前的运营



● 设计细节图




在建:

上海福州路

Billboard潮流音乐中心

图片Being built: 

shanghai billboard Music-hub




 Mark:

项目位于在上海黄浦区福州路,业主对项目抱有非常高的期待且本身具有非常国际化的视野,他们不仅想要创造一个音乐中心,更希望将项目打造成城市的创意、音乐产业、娱乐和文化的焦点,希望将富有创造力的人集聚,为行业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


现存两栋建于二十年代的老建筑,一栋位于福州路沿街,一栋在其后侧,随着时间推移,两栋楼侧面和顶部间不断增加新构筑物,慢慢地两栋建筑粘合在一起。过去几十年里,整个建筑群混合了多种不同结构,有钢筋、混凝土、砖砌,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情况,必须彻底分析哪些部分来自何时,哪些结构可以保留或整改。


另外一个问题是,建筑只有小部分位于福州路上立面能真正代表整个建筑,第二栋建筑跟一个脏兮兮的小巷子共用入口,仅车辆通行,更像一个灰蒙蒙的后门。


● 项目改造前实景图


建筑面前的福州路以车行为主,所以建筑前侧大部分的公共空间挤满了车,行人区非常狭窄,让人感觉不适。周围的建筑很密集,都是旧时代殖民地时期的历史建筑,不能改变它的外观,必须要寻找一种创新方法来解决和改善现状。


现存建筑的风格非常厚重且传统,因为需要保留它现有的立面,我们提出了8种不同的选择,帮助客户了解我们设计的所有可能性,幸运的是,客户选择了我们认为最有力的设计方案。


● 建筑设计方案


这个方案中,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只有封闭一楼的三个窗户,我们把窗户拆除,设计一个后退的第二立面,在公共空间和建筑新立面之间创造出一个界面,同时新设计了通往二楼的大楼梯。


新创造的界面可以吸引路过的人在这里逗留,闲聊或喝咖啡,可以在这里结交朋友、交换彼此的想法,成为促进新创意,新友谊,新合作的催化剂,这是我们创造这种公共空间界面的关键因素。


在底层加入了大台阶设计,打开了两座建筑中已经粘合的区域,恢复了它旧有的状况。去掉了屋顶,并在两座建筑之间创建了一个开阔的中庭,大台阶成为了新建筑和后侧建筑的入口,行人不必再穿过肮脏的小巷,两座建筑间的中庭就像整个社区的客厅一样。


● 设计效果图


● 建筑南立面


增加界面和大楼梯的做法,损失了一楼很多计容面积,一般首层空间租金最高,客户其实很难接受,但我们与客户沟通,告诉他们尽管会损失一楼的部分面积,但通过开放后侧建筑与福州路的连接,后侧建筑的价值将得到提升。因此INBO的方案可以真正地吸引年轻人和国际群体,同时通过设计为客户的投资增加价值,最终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Billboard中国区会将总部设在这里,他们也想拥有这样的体验和条件,作为即将搬到这里的租户,他们最早理解这个设计的价值。客户的赞同让我们有机会为这座建筑创造非常壮观的新环境。


我非常相信这个地方会成为音乐、文化和娱乐产业的热点,特别是项目距离外滩和黄浦江很近,大概五分钟步行距离。希望项目未来能成功地成为上海音乐文化和娱乐产业的集结地,使这个老旧的,没落的福州路文化街重获新生。


●天台空间




未建:

光明国际食品研发中心  

图片Unbuilt: 

Food Innovation Center 

of Bright International



●项目鸟瞰图


 Mark:

此未建项目原本是一个大型物流园区,以卡车载卸货功能为主,整体上有些脏乱,同时原有的建筑设计风格比较普通,仅仅是为满足物流功能服务,这个项目自身并没有一些可以启发我们设计灵感的因素。


园区有一座大型的物流中心,就像一个大盒子,后面坐落着一些小建筑,这些建筑只是仓库几乎没有任何价值,我们希望让背面的建筑能够如同坐落在正面般大气,同时可以为客户增加房地价值。我们的设计出发点是希望可将这里改造成为以人为核心的区域,而客户也希望将园区的功能由物流转变成食品研发园区。




考虑到光明集团旗下拥有70-80个品牌,他们希望在园区里展示这些品牌,比如打造一些旗舰店,服务B2B渠道的销售。因此这里将更多地变成了一个拥有商业、餐饮、食品研发、展示及其他公共功能的园区。


车行和物流功能将减少,这也是从车行为主转变成人行为主的园区的原因,我们把车辆道路都转移到外面,在项目周围打造了环路,并把停车位置放在了后面,把整个中心区域解放出来供行人使用。


设计方案大部分是人行策略,在大楼与后面的小楼之间,只需要将建筑突出的部分拆除,设计一个出口、走廊或廊道,将建筑连结在一起为行人提供空间。



园区后面是一幢老旧的,低质量且非法的建筑,我们选择拆除并建造一个广场,人们可以从广场入口进入,我们把整个园区的入口和出口颠倒,都设置在临街侧,这是客户喜欢的一个设计亮点,因为后面的一些建筑意外地拥有了好方位,价格也随之上涨。


这也是我一开始提到的INBO的优势,我们不只注重设计,会从客户的角度思考如何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增值,这一部分工作是很有趣的,也是客户欣赏的。这个项目在开始时是一个设计竞赛,我们的设计可以为客户带来更高的价值,同时为访客带来更好的体验,是我们获胜的核心原因


建筑的原始状态像一个大盒子,仅关注功能,没有明显的建筑特色,通过开放公共空间,将其再生成为一个聚集很多品牌旗舰店的建筑,一方面拥有很大的展示空间,大楼许多部分与两侧入口和出口相连,另一侧的广场将聚集旗舰店,每一格都有商店,这是我们想表达和展示的创新点,大盒子分割成小单元,每一格都有其特色,每个商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各自不同但又与建筑融为一体,呈现出完美的整体效果。



在此类型项目中我们往往是从最基本的地方开始,例如减少车行交通,增加慢行交通,就已经可以产生很大的改变。


在这个案例中,尽力减少车流留出位置增加人行区域,这意味着可以增加更多铺面,也可以增加绿化面积,不仅为办公人员创造了更愉快的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也有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增加树木对碳的吸收,助于增加渗透缓解雨水积聚,这些每个人都知道的小措施发挥着重要作用。


立面的材料选择,我们尝试尽量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当然也有一些措施我们建议客户使用,例如在屋顶装置太阳能光板,打造能源中和建筑,在建筑大厅中,我们循环使用储存加热系统,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内部结构和现有的立面,这个项目集中体现了INBO很多设计优势。




● 内街





关于BBU

About BBU


BBU活动由一群建筑师发起于2006年,传承至今,不仅仅是一个展览,一个沙龙,更是老友们每年的聚会。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可以生长,繁荣,也会衰老,颓败……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群关系发生改变,就像生物体的新陈代谢,需要不断的更新与再生。


2024年阿尔法建筑大会(建筑论坛)以【可持续的城市更新与再生】为主题邀请9位建筑师参与展览与沙龙活动。


● 2024阿尔法大会@BBU论坛现场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断变化的气候对我们的人居和因忽视而恶化的关键基础设施的影响。我们致力于推进寻求更大利益的公共政策,并为所有人培育更强大、更可持续的人居和繁荣、公平的社会。


建筑师、幕墙设计师、创新材料企业来到这里分享全球新项目、新设计、新技术、新材料。在这场旅程中,我们期待你能看见思想的碰撞,你能拥有动容的时刻,你能享受老友的欢聚。


【阿尔法建筑大会】,为了更好的建筑,更好的生活!










关键词:建筑论坛,Mark Dekker,城市更新
展会名称:阿尔法建筑大会 内容:建筑展建筑设计展 时间:2022.0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