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村是一片热土,
是大有可为的地方。
马岛(马科元)
来建筑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01
如何沦为建筑师
STORY
-
被两个男人改写了人生方向
马岛:
建筑师这职业其实不是我一开始就想做的,从小在成长过程中真正想做的职业是科学家。我们这一代人,基本从小受的教育都是要成为科学家,我小时候的偶像就是爱因斯坦,反正他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偶像。
为什么最后从事了建筑师,用我的话总结来说就是沦为建筑师。当时拼命地学科学、物理、数学,发现数学跟物理学不懂也学不进去了。后来我就立足于自身,发掘自己的擅长点和专长点,觉得建筑学建筑师这个职业比较适合。我其实是转行过来的,以前不是学这个专业,也不是做这行。
有一件事很重要,引导我走向建筑学或者建筑师,就是我的发小。他本科读的是建筑学专业,学了两年后跟我说建筑专业特别适合我,因为它对于一个人的要求,不仅是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还包括感性思维、艺术性的一些感觉,他觉得特别适合我。我逐渐被他影响,不停地被洗脑,他不停地给我讲建筑界的大师,建筑思想、哲学。
第二件事,就是我真正开始学建筑学,开始尝试做建筑师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偶像。他是我职业中的爱因斯坦——王澍。我参观了他的作品以后被他的作品的力量直接打动了,他的建筑方向很打动我,因为建筑学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学科,有多种思想、多种方向去实践,但是王澍的建筑方向,对于我或者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有潜力的方向,所以我就一头扎进了所谓中国本土建筑学这个大的话题下,在这个方向上进行实践,进行自己的探索。这两件事或者这两个人对于我从事这个职业来说影响非常大。
02
关于家乡
HOME
-
狂野一点,文艺一点,来劲一点
马岛:
我的家乡是在甘肃兰州,兰州是一个移民城市,当时应该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有支边的人迁移进来。我父母也不是兰州本地人,我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是在一个来自于五湖四海文化比较多元的地方。但是兰州作为中国西北部的城市,整个的民风是相对比较彪悍的,人的性格是很豪爽的,也是很理想主义的。我觉得还是有曾经的红色色彩,那种理想化的激情仍然在我们的城市里延续。很多70后、80后的摇滚乐队、民谣歌手,其实有很多出自于兰州或兰州周边,所以兰州这个城市是一个既狂野又文艺的文脉,当然现在已经不再是了,现在再回去已经完全没有这种感觉。所以我们成长的时候塑造价值观的时代,它是既狂野又文艺的状态。
我内心其实是比较狂野的,可以根据我这个工作室的名字——来建筑感受到。什么叫来建筑,就是来劲建筑。其实我做一个设计或者看一个设计,我觉得来劲就是有劲,就是好玩,这个有意思,这事好,值得去做。如果是特别平平淡淡的、波澜不惊的就不是我的性格里所喜欢的事。家乡带给我的这种感受,我觉得就是要狂野一点,要文艺一点。
03
关于行业的反思
RETHINK
-
现在是建筑学或者建筑艺术开始蓬勃发展的时代
马岛:
近30年到4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和房地产发展,已经孕育了一大批建筑师或者设计师。同样的情况,当建筑行业下行面对危机的时候,这一批人同样会遇到职业上的困难和危机。但我看来,因为建筑学是西方七大艺术之首,本质上我把它视作艺术,但是艺术一定是跟商业有一定的对抗关系在里面。所以我觉得这30年到40年的房地产和城市化进程,对于中国的建筑学和建筑艺术来说,是破坏性的,或者是没有进步的,我觉得这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但这也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我们去看欧洲看美国,一定也经历过这段时间。反过来,当商业行为开始冷却下来的时候,才是建筑学或者建筑艺术开始蓬勃发展的时候。
换而言之,大家开始内卷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比真正的作品深度和内涵,而不是快速的去做生产性的工作,去复制。所以这三四十年,我们这一代人没赶上,我觉得一点都不遗憾。没赶上的只是一个赚钱的机会,但我们这一代人赶上的是一个思想或者艺术蓬发的机会,当下的困境也只是一时的。从大的时间轴来看,沉淀下来做有深度、有内涵的作品未来一定是有价值的,这个是我的观点。
我学建筑学是从建筑史开始学起,所以我看待很多事情会在长线上去看待。我以前是愤青,什么都看不惯,什么都反对,后来慢慢发现自己开始真正认真做一件事比愤怒要难得多。你会从更高的层面上审视当下的这些事,不光是建筑学,还包括我们国家发生的变化,越去想越去琢磨越去做,就会越有正能量,我觉得就是我们要解决的。
我们的确发自内心地觉得走在一条康庄大道,虽然中间会有危机和波折,但还是要充满信心。在时间长河里面去看这个事,都是眼前的困难,包括当下建筑师遇到的问题就是欧洲和美国70年代遇到的事,但过了以后就是一批大师,在80年代那一批被孕育出来的大师都是成波而来成波而走的。但我觉得中国房地产的30到40年,它一定没有一大批这种人去思考这个问题,也许有,但零零星星的。我们这一代人其实是有这个机遇的,这个是我的观点。
04
如何看待现在很多青年建筑师想要转行
OPINIONS
-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
马岛:
前段时间看了个帖子是讲建筑学的悲哀,我们这一代人,这个专业基本上是汇聚了我们高考时代最精英的一批人,但现在大家觉得这行很辛苦。比如建筑行业很多人转行去做元宇宙做游戏,貌似是降维,其实不是。因为这些行业刚刚起步,进入行业门槛相对较低,但是要在这些行业里做到头部也是非常难的。所以建筑师这个职业在欧洲、美国本来也是被称作贵族职业,但不可能让你大富贵。
一般情况下,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人才会选择做建筑师,再好一点做艺术家,这是一个周期很长,需要学很久,产出又很低的职业。所以在欧洲来说,真正选择建筑学的人,一方面是热爱这个职业,另一方面是有经济条件的。而这一定也会在中国发生,只不过因为以前这个行业赚钱快,所以吸引了一大批追逐金钱的人。当冷却下来回到正常的状态,一定是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才是对这个行业真正热爱,真正想要去做沉淀的事,而不是想要做很快的事的人。所以这是很正常的,现在无非就是大家比耐心。
05
关于作品
PROJECT
-
中国的农村是一片热土
马岛: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还是我在一个村子里做了一系列的实践,我称之为「桃源计划」。在安徽皖南的徽州民居的村落里,做了很多个小房子小景观的小作品,我觉得这个对我来说很有趣,前后做了五年时间。每一间小房子,每一栋小建筑,都很有故事很有趣。
● 桃源村·山上亭阁
©来建筑
● 桃源村·村宿
©来建筑
● 桃源村·宀屋
©来建筑
● 桃源村·什堂
©来建筑
● 桃源村·仃屋
©来建筑
● 桃源村·桥廊
©来建筑
其中,我个人比较满意的是「悬岸飞桥」,这个作品从学术的创新点上,从对当地的意义上,从美学角度讲,三者都比较平衡契合,都达到了一定的深度。这项目花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但是花心思非常多的作品。
● 桃源村·悬岸飞桥
©来建筑
另外,我大部分的项目主要是在乡村,免不了跟当地的村民有很多打交道的机会。我觉得只要是在中国农村做项目做设计,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特别有趣的,有挑战的事。比如,我们做了一个乡村的咖啡馆,但有村民反对,说雨水管从他家门口经过,会影响他家的风水,反正乡村有很多在城市里面遇不到的问题。中国的农村是一片热土,是大有可为的地方。
● 马岛在工地现场
06
关于材料
MATERIAL
-
木构,竹构是东方美学的线条艺术
马岛:
我不偏向于某一种材料,我设计的哲学或者当下实践的主题是线条,就是中国传统,包括我办公室里的东西都是中国东方艺术。东方美学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构成就是线条艺术。中国的书法、绘画、古建筑都是线条,体现在中国建筑里面就是木构、竹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线条作为一个要素,所以线条作为我实践的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最可行可用的竹子、木头,本来也是我们中国传统的遗存,另外当下对于建造来说,也是非常容易操作的材料。当然,当前的钢结构、混凝土也都可以做成线条的语言,所以这两种材料,我们也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但为什么更多地呈现出来是木头,这其实就是市场的选择。
木头在中国人或者东方文化传统的意识里,它有着强烈的文化气氛,以及材料本身散发出温暖感,是非常适合来做建筑的。同样是线条的逻辑,拿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比较,肯定是木结构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和认可,这种认可和接受也是非常好的。材料本身自己会说话,比如木头说的是上海话,可能混凝土说的是广东话,所以当下讲木头这个语言是一个很好的,很容易被接受的方式。
07
记忆深刻的旅行
TRAVEL
-
游遍欧洲不如游遍浙江
马岛:
我们学建筑学的确爱旅行,旅行的目的地都是欧洲,因为我们学的建筑史,气势磅礴恢弘的建筑史都发生在欧洲,在课本里看到都想去欧洲旅行。后来当我走上本土建筑学这条路的时候,我就游遍浙江,我就觉得游遍欧洲不如游遍浙江,因为浙江是我们中国文化遗存非常多非常厚重的地方,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不同点。
浙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博物馆,有很多建筑原型,建筑的工法非常厚重和丰富,随便找一个村子都可以激发出建筑师无穷无尽的灵感。我的很多作品也在浙江,所以在浙江跑的比较多。浙江每一条村子,我指的浙江的乡村,不是城市,城市已经被完全城市化,已经没有文脉。所以说我觉得中国的乡村,尤其浙江的乡村,还是遗留了大量值得去挖掘跟建筑学相关的,有意义的民居也好,建筑也好,所以在浙江游走的这些经历我觉得很好。
● 来建筑团队旅行合影
另外我去年跑了一趟西北,我们本来就从西北出来,又跑了一趟西北,看到大山大川,草原雪山的那种胸怀。如果说浙江是把你拉入到人类艺术的一个情境里,我觉得中国的西北就是把你拉入到自然的一个视野里面。人作为这个地球上生存的一种生物,他的视野、眼界、如何面对自然,抵抗整个自然环境又是另外一个状态,所以我觉得都挺有意思,这两个方向都很有价值。
● 马岛的西北之旅
08
关于兴趣爱好
HOBBY
-
做了建筑师,告别了话剧
马岛:
我以前兴趣爱好很多,读大学的时候还去弄话剧,编、导、演都是自编自导。我拿了上海大学生话剧节三届冠军,这个事挺有意思的,也是我兴趣爱好。但自从做了建筑师之后,基本上就告别了所有的兴趣爱好。现在基本上完全没有时间,因为这个职业已经能够承载我无处释放的激情,所以兴趣爱好是没时间,也觉得没必要了。
● 话剧《环节动物》
第十二届上海市大学生话剧节一等奖
● 话剧《昨夜的诗人》
09
关于互联网和社交平台
INTERNET
-
如果有时间,我愿意每天做直播
马岛:
我或者和很大一部分建筑师都会比较滞后,很难跟得上互联网的潮流,包括现在热门的元宇宙等,包括抖音,我也没有注册账号。可能我们这一类人或者叫手艺人更喜欢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去琢磨材料、空间、建筑学、光线等,注定对外界新兴的一些事不是那么敏感。但如果我有余力、有精力,我会很愿意去做直播或者别的,其实这些事是好的、有益的,只不过精力上分配不够。如果真的有时间,我愿意可以每天直播10分钟20分钟,我不拒绝这种形式,但做得好不好可能是另一码事了,但我还是比较喜欢尝试各种各样的事。
10
AI是否能取代建筑师?
THINKING
-
建筑是艺术,AI替代不了
马岛:
这个问题我从读书的时候就在思考。读书期间,我们有一位老师专门研究生成建筑,把一大堆参数输入电脑里变成一个建筑物,不只是同济大学,在美国也有很多建筑师和大学去做这个探索。我以前也很恐慌,觉得这个职业和很多其他职业一样,是不是会被 AI或者甚至不用AI就可以被替代。后来我觉得是替代不了或者只能替代一部分,但是建筑里面一定有一部分是没有办法被替代的,就是艺术的这部分。
艺术本身就是人,艺术不是理性,它一定是人的创作,以目前的科学来看还没有到达那一步。现在的 AI更多是一个超级电脑,它是超级软件算法,未来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人工智能。当真正成为有意识的“人”就不是电脑,可能是另外一个“人”,那样的情况下是可以的。当下来看,也许我们有生之年能见到,也许见不到,但目前来看,艺术创作、艺术价值是没有办法被电脑代替,电脑只是一个工具,有很多所谓多媒体的艺术类形式,它只是个工具。
11
关于财富观
WEALTH
-
从未成年开始就没变过
马岛:
我不知道别人的成长经历是什么样的,疫情时候,别人给我发了一篇我在高中时候写的文章。我看了一下,跟我现在的价值观对比,那个时候我的价值观就已经形成到现在都没有变过。改变的只不过是经验、知识、学识、为人处事的状态,但是价值观是没有变过的,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所以我的金钱观是价值观的一部分,是没有变过的。
● 马岛的高中文章
12
如果给您足够的时间
重新选择职业?
RESELECT
-
我的智商只能做建筑师
马岛:
我选择建筑师不是因为不想做其他职业,而是因为做不了其他的。所以给我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以我的智商的限制,可能其他的也做不了,尤其是我最想做的科学家。我觉得最酷的还是爱因斯坦,那个时候就这样认为,一直到现在还这样认为。按智商来分人的级别的话,最厉害的这波人,他是改变人类、改变地球的,所以是最厉害的,但是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做到,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职业。
- end -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断变化的气候对我们的人居和因忽视而恶化的关键基础设施的影响。我们致力于推进寻求更大利益的公共政策,并为所有人培育更强大、更可持续的人居和繁荣、公平的社会。
每年有200+建筑师、幕墙设计师、创新材料企业来到这里分享全球新项目、新设计、新技术、新材料。在这场旅程中,我们期待你能看见思想的碰撞,你能拥有动容的时刻,你能享受老友的欢聚。
【阿尔法建筑大会】,为了更好的建筑,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