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14
2022BBU对话嘉宾
王维仁
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主持人
建筑的人本主义
这个信仰没有改变
黄金年龄的十五年
15年(2006-2021)时间,如果请您每一年梳理一件您做过的,对您来说很重要,很了不起的事情,加起来都有15件。我想请您在这15件事情中,挑选3件事情与我们分享
王:这个问题对我来讲非常有意义。这15年应该也是我人生,最少是建筑师生涯里重要的15年。
2007年第一届港建筑深双年展我做首任策展人,是我在2006参加BBU展览的同时,做的一个重要决定。当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面对大馆这个重要的场地,有这么一个城市织里的想法,有这么一个空间概念就做了。而这个策展的过程,让我把自己从一个外来人,变成和香港更契合的香港建筑师。也就在這一年,我成立了在香港高街的设计研究室,由业余的教师建筑师走向半职业,有固定支出也必須有固定項目的建築工作室,項目也逐漸的從台灣轉移到香港和珠三角。幾年內我們陸續完成的設計,除了台北白沙灣旅客中心、香港嶺南和理工大學的社區學院,還有東莞台商學校游泳館、杭州的西溪濕地藝術村等。
2011年前后对我有几个转变,应该说主要有两件事:首先是台湾建筑和UED分别替我出了作品专辑,让我把几年来的设计思考整理了一次,我提出了“都市合院主义”的说法,以类型的角度阐述建筑的尺度与环境。就差不多在同一年,我们赢了港中大深圳校园的设计竞赛,面对大学和工务署的严格甲方,接下来的几年,我們研究室的同事们,逐渐的从教师建築師和年轻設計師的工作室,变成了一个准职业的建筑师事务所,能同时設計几栋大型项目,也培养出一种能和设计院合作,完成每一个项目环节的专业工作模式。
第二件事是我在学院升教授后接任了港大建筑系主任,这个事就让我之后的五年时间,主要的时间都在做建筑教育工作,从教师和建筑师变成一个教建筑育的推动角色。我以前觉得是个好老师就足够了,但现在不是,你要想建筑教育要怎么做,因为建筑教育影响了建筑,建筑变成什么样,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这跟双年展做策展人是一样的,就是开始不只想自己,而是想在整个时代的社会文化下?建筑能做些什么?
我们研究室从2015年在浙江松阳开始接触国内小尺度的乡建项目,從高密度的都市合院,拓展到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城乡的建筑与地景,我用城乡之间between Urban跟Rural的环境角度来看这种相互学习的关系。之前的十来年,我探索四合院这种建筑原型,它的类型、肌理、尺度、和室内外之间的过渡空间,如何变成高密度城市里一种设计方法和空间价值。而现在我们同时在乡下做四合院建筑的保育和更新,让这些空间的价值与关系得以在原有的乡村语境下彰显。我们建筑师在乡下可以学到什么?在快速高速发展超大尺度的城市中国,乡村的环境与空间关系,如何让中国的建筑师重新体会从人本的材料、尺度、环境;自然的山、水、树;到人和社区,怎么把这样的一种空间与环境关系带回城市,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2019年后,我参与了更多大湾区的建筑工作,除了港中大深圳二期的设计,还有几个学校建筑,包括已经完成的石厦小学和施工中的中学。我们更积极的希望在大尺度的城市建筑内种树养水,让景观生态成为建筑地景的整体。我在2018年担任威尼斯双年展香港馆的策展人,延续对高密度塔楼类型的设计探讨,最近两年我在港大的设计课程都以可适应塔楼Adaptive Tower作为题目。设计除了探索香港的高层住宅如何适应海水上升与温度变化,如何适应极端气候,更探索高层建筑如何能利用社区空间与基础结构,结合雨水风流与水文环境,成为一个生态的有机体。在高密度城市如何积极的结合建筑与景观生态环境,应该是我们接下来几年的努力方向。
回看15年时间,您有哪些改变?哪些没有改变?
王:没有改变的是彰显建筑与人本、尺度和自然的关系。作为空间载体的合院背后,其实是有一些事是我相信可以透过建筑积极参与的,一个是建筑人本的空间尺度与经验,第二是建筑跟自然,或者人跟自然的山水树木、阳光与风气的基本联系。多年来我老是想把城市里的大“房子”变成小“房子”,就是让人在里面还能够感觉到尺度,知道多高、多远、光线从哪里来、可以感觉风怎么吹过去、可以看到真自然,这个信仰我没有改变,我认为这是一种建筑的人本主义。再来就是具体操作的空间类型与建筑肌理,也就是建筑之间的巷弄廊道平台广场的公共空间关系,这也是一种尺度问题。自然就是我们怎么在建筑之间带入景观,在高层的密度里种树,纳入树木、水和生态,让自然和建筑,成为人本社区的生活整体。我对这个基本的信仰没改变。
改变的是经验的累积,让我们知道应该有更成熟深入的知识、用更宽广多元的角度,去达成这个目标,把这想法推得更远。
经过15年的历练(修炼),您找到了如何控制自己情绪,调节自己状态的方式吗?
王:我是一个EQ比IQ高的人,韧性和毅力还可以,我想这是东方人的特色。
我每天回家第一件事情大概就是倒一杯冰啤酒或者一杯冰白酒。我通常都回家才吃饭,还是尽量希望跟家人吃饭,饭前小饮半个小时是一天工作的放松;睡觉前我也会这么做,喝半杯红酒,回覆简单的讯息,看看杂志经济学人等、打开电视国家地理杂志或者BBC earth,产生一种村上春树的幸福感,是最直觉放松方式。早上起来第一杯咖啡是很重要的,喝杯咖啡坐在后院树下或前庭窗台边,打开电脑做需要思考的工作,阅读或者写作或想想设计的问题。要能持续的工作的思想,那个时候的清净是最关键的。我觉得一大清早起来的工作是一种幸福,一种思考。
关于设计
作为建筑师,我猜测这15年是您人生中非常重要阶段。是否有一个时刻,您突然顿悟设计的本质?突然感觉做设计如鱼得水,豁然开朗?
王:顿悟的经验肯定有的。大多在做概念设计的时候,因为场地或功能会产生出来一种直觉反应,但不一定确定自己在做什么。当东西慢慢发展出来以后,会逐渐明白问题出在哪里,比如构造或者材料尺度,然后偶然因为其他的语境产生联想,出现新的解决方法,这种经验得到的领悟是肯定的。说是顿悟,其实也是一种逐渐累积地学习,知道弱点后的焦虑有了改变的意图。知道如果这样做,或者当初坚持那样做绝对会更好,那么到了下一次就更知道如何做。也正因为心中存在这样的问题焦虑,很多时候看到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产生联想突然有了可以突破的方法,这都是一种顿悟。
建筑师是一个需要多年经验积累,需要非常跨界滋养与磨练的职业。到了您现在的年纪,您是否有了更为自信的设计理论、思维、策略支持您做设计呢?
王:設計第一是要有理念和價值,然後有一個方法,也就是有一種設計的思考方式。设计当然是情感而即兴的,但我成熟的建筑师、一定有自己一些固定的思考模式和设计方法。比如类型学的思考方式,或者合院的建筑类型。这些思维的方式也成为一种理论,譬如我一直常说的都市合院主义,后来发展为的一种城乡策略,或者一种城乡的地景策略,都是支持我设计策略很重要的理念与思维。我们对环境不管是地形或是树木都可以发展自己独特的绘图或思考方法,让它们成为影响设计的重要因素,去反映我们的它的设计关注与方法,成为一种地景建筑策略。这些设计思考与方法会随着年纪的成熟,经验的扩大而掌握得更好,也会逐步的演进。就建筑事务所的专业执行而言,我们什么阶段发展方案或扩出设计,什么时候跟其他团队对接,现在也建立了一种工作的模式。但我们也是会踏入陷阱,尝试不知道的领域,每次度过了难关又是一种新的学习。
您如何看待日趋完善的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在未来设计领域的应用。AI真的会有一天取代建筑师吗?
王:(AI)一定可以取代很多大量的工作,规律和固定化的东西,厂房、宿舍、病床、或者假设大家都住一样的住宅。但是如果人的文化特殊性还存在,人对场地和空间的感情感觉还存在,有能力做这个事情的建筑师这个角色就还是存在。现在的建筑行业固然是很多是设施提供的角色,但是文艺复兴以来业主与甲方,或赞助者跟艺术家的关系状态仍然存在,或者转化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专业角色,相信透过赞助者公共机构和建筑师的状态关系,我们创造的建筑仍然是人类文明和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当然我承认大数据 AI ,大幅改变了人类的存在状态,工作方式。
关于BBU参展作品
分享一下您参展2022 BBU(已建+在建+未建)作品的特点。
王:我最近做的深圳竞赛里有一两个我很喜欢,都入选前三但最后领导都没选。深圳文化新馆将文化建筑设计成为一个城市空间而非形象建筑。如果深圳文化建筑能够做到这样,对城市文化肯定是一种贡献。架高街廓平台下面形成的穿廊,是自然通风采光与遮阳的公共空间,穿插多元的巷弄广场与文化建筑。上层是绿地花园和贯穿平台的建筑地景组合,文化馆不是一个大尺度的象征形式,文化建筑是生活、空间、尺度、环境。我希望将来有机会再让这样的文化建筑空间在另外一个场合浮现。
另外一个是在建项目,包括了港中大深圳校区完成的一期进行中的二期。我把一期也放进去了,表达一二期的连续状态,也是我们对多层建筑为主的一期与高层建筑为主的二期,两者之间整合的校园空间和尺度调控。
最后一个建成的项目我选择了乡村的小有河民宿。它在河南济源王屋山的一个自然谷地里,我们把旧的几个农舍保留重新建为民宿,以原有的建筑肌理向山谷两侧延伸,成为一组中型规模的建筑与地景。除了结合环境,我们用的夯土建构材料、保留大树与坡地,让原来的自然环境跟这些村子建筑和新建筑结合。在建筑学和环境上,我对这个设计是满意的,这次也入围了英国的DEZEEN奖。
关于兴趣爱好
在您的兴趣爱好里,哪一个是最重要的?
王:我和很多人分享过,我在选择念建筑之前是学地质学的。决定学建筑是大学毕业前后的事,其中一个感悟是也觉得建筑可以是我一生的兴趣爱好加工作。我原来想读地质的,觉得地质学家能走遍大地自然,同时维持我对文学电影艺术的爱好。最大的改变除了科学研究的辛苦相对于对建筑的得心应手,就是有人告诉我:“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你做的工作就是你的爱好”。你真的喜欢做这件事情,就像很多建筑师一样的,算休不休假加不加班都无所谓,因为建筑空间与人和环境就是你的关心和信仰,我正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建筑是人生,人的生活环境,建筑是提供人的生活和场景,成为文化的表现。就算建筑不是做我的工作,我旅行的时候看到的一景一物,都是令人着迷思考的建筑环境。我们坐在客栈前的平台,背后的砖墙旁边的大树,前面是远山和蓝天,阴影变化日出日落,那不就是建筑嘛?
关于旅行
您是如何评价旅行对您的意义?
王:旅行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我年轻时就喜欢旅行和看地图,之所以念地质学,也因为看到国家地理杂志这些纪录片,觉得可以到北极南大江南北是件很棒的事情。后来发现我对地理的兴趣跟建筑之间没有断掉的关系,因为我看建筑不只是它的造型好坏的个体,更是看它在整体环境中的状态。我每次旅行或去新的地方一定要有一张地图,从地图里阅读城市的文脉。我也尽量想办法在机场买一本书,稍微了解一下地理和历史,了解在不同的时代有什么人到此地做什么,了解一些当地的民族、文化与社会,在这个角度下看建筑。地方场所的文化和自然地理都是与建筑师的思考息息相关的。对于建筑师而言,建筑是人与文化的中介角色,我们看得越多就能把设计把握得更好。这就是我对旅行的态度,因此我喜欢旅行。
关于财富
您现在对个人财富的观念与15年前有不同吗?
王:相对于很多很成功的建筑师,我的财富应该不是特别多。我经济生活的安稳来源于香港大学的教职,我很感谢这一点,所以全力认真教书是建筑师教师必要的品质,学校合理的好薪资让我做事务所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我的建筑研究室目前为止没有累积财富的功能,主要是事务长期的收入开支必须平衡。大小设计费的收入和长时间的薪资消耗,让比较大的设计费多支撑几年,维持一些赔钱的小项目以及展览出版研究等事物。另外一种体验就是我的研究室事务所,提供我的港大学生们一个建筑实践的平台,让他们在毕业后的几年可以有另一个选择,可以学到建筑实践,也做一些不太商业的设计项目。在他们建筑师成长的阶段里也算是和我的一段姻缘。通过建筑研究室的平台我实践自己的建筑想法,也让一群人在一段时间内有基本的收入,也可以继续探索建筑。人和建筑就是这样结了缘,研究室可以让我陪伴年轻人一起探讨建筑设计,这大概是现在我看待事务所另一个很大的功能。
关于互联网与社交平台
我们现在工作生活都不可能离开互联网和社交平台。我很好奇您是如何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平台的?
王:我属于被动式的利用,就像二十年前大家都用email我才不得不用。我目前在国内的设计工作完全依赖微信,微信的功能太强大了,不管是传送设计信息或者是工地协调。比如在乡建的项目中,我们利用照片的传送和标识,施工单位可以立刻回馈。一个项目可以建很多群,工地管理、设计沟通、甲方协调都依靠这个。最近新冠疫情的最大影响就是减少非必要的开会行程,大家也可以通过线上会面简报讨论解决问题,这又是一种新的空间状态,这对于我工作而言是非常有效益的。不过,我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善用社交平台作为推广宣传,或将生活的点滴摆在微信上。我还是保持传统的人际和空间关系,纯粹只是将它当做一种工作的工具。
面对未来
现在科技进步的速度和国际局势的变动都很难预测未来的世界会怎样。面对未来,您会焦虑吗?
王:我基本上是乐观的人,按理说不应该焦虑。但是面对建筑环境问题,我也和很多人一样杞人忧天,悲观。我们当下建筑与城市规划的执业语境,包括我自己,周边的每一个项目,都是把绿地农地变成发展项目,每个地块要求更大的面积发展,更多的耗能设施。其实这些都是经济逻辑背后利欲熏心的发展欲望,我们都想不到欲望背后长远的环境和文明代。我就想未来的哪个项目可以得哪个奖,市长想他的发展政绩如何企业家想股票该怎么上市。很快的哪天,我们大湾区的平均温度上升三度,极端气候每天狂风暴雨或者烈日酷晒,很多地方不能住了或被淹了,是否就像电影的末日情景?我有没有这么大的智慧拯救世界,但我觉得作为建筑师,我们如果现在还能做,即使多种一棵大树少开挖一些地下室,未来我们的子孙就多一些机会,能在大树下看书能在草地上奔跑。
一种假设
假如给您足够的时间重新选择职业,您会怎样选择?
王:我想从刚才说的一堆话,你应该知道我的答案。我当然还是会选建筑。但我也知道我是幸运的,生在这样的年代有这些的机遇。这是我的时代和文化背景给我的,包括中国和台湾和国外的文化背景,碰到了中国的发展机遇,让我在香港和大中华的平台可以贡献建筑的知识,这都是我的机遇。但建筑行业是非常艰辛的,过去国内30年的高速发展不会再继续,下一代的建筑师必须有另外的思考和执业方式。我热爱(建筑)当然我会愿意再做一次,但我知道如果下辈子再做一次建築師,設計的语境一定不同。也许是探索,在狂风暴雨极端的气候下,怎麼做人本主義的建築師吧?
关于BBU
2006年,有29位建筑师参加首届BBU展
2022年,我们再次以BBU为主题邀请他们参展
他们中
有人去世、有人退休、有人移民、有人转行……
仍有20位当年的参展建筑师参展
2022年,阿尔法建筑大会重启BBU
它不仅仅是建筑师已建、在建、未建的作品展
更是建筑师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生命展
让每一位建筑师用作品述说自己的故事
申请参加BBU
以已建built+在建being built+未建unbuilt
三种状态作品对话自己与未来
BBU项目负责人
黄女士133-8009-3357
【阿尔法建筑大会】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断变化的气候对我们的人居和因忽视而恶化的关键基础设施的影响。我们致力于推进寻求更大利益的公共政策,并为所有人培育更强大、更可持续的人居和繁荣、公平的社会。
「阿尔法建筑大会」,为了更好的建筑,更好的生活!